激活“空心村”,政府点赞途远“共享农庄”!

时间:2019-10-21

 

2018年,天府农博园落地新津,新津以农博园为载体,探索乡村振兴、扶贫奔康的新方法。同年8月,新津引入途远“建造+运营+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在农博园核心区张河果园子社区展开试点,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示范项目——途远“集趣·农博园共享农庄”,创造“共享农庄”激活“空心村”模式。

 

今年5月13日,四川省部分县(市、区)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交流会在新津召开,途远“共享农庄”模式向四川省30余个对口帮扶和脱贫攻坚县推广。9月5日,在四川省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推进会上,新津因在小金复制“共享农庄”造血式扶贫奔康模式,获评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先进集体。

 

10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发表新华社记者文章《“共享农庄”激活“空心村”》,这标志着该模式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介。

 

以下是文章全文。

 

“共享农庄”激活“空心村”


来源:新华社

 

绿荫如盖的苹果园中红通通的苹果挂满枝头,25幢小木屋掩映林中——这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沃日镇“农博+小金·苹果共享农庄”的秋日景象。

 

 

这个共享农庄是一种以装配式建筑打造,由村民闲置农房改造的特色民宿。屋内设施齐全,由专业的民宿品牌企业运营,自今年9月底起对外营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农庄接待了240余位客人,有5天都是满房的。”沃日镇木栏村党支部书记龙华贵说。

 

成都市民张女士国庆期间带着一家老小去小金县旅游,看四姑娘雪山,“我在网上预订的这个农庄,住在苹果园里也可以自己采摘苹果,确实是一种有意思的体验。”

 

通过游客带动和全国性的农产品电商渠道,木栏村9月份下市的青苹果已销售一空,红苹果也比往年卖得快。

 

而在一年前,这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空心村”现象拖住了当地脱贫致富的脚步。

 

小金县平均海拔近3000米,盛产苹果,小金苹果曾获得全国金奖。现在,仅在核心区沃日镇就有数千亩苹果园。但仅仅是种植苹果,对当地农户的脱贫力度有限,苹果的价格也受制于自然条件和销售情况,时有起伏。

 

如何更好地帮助当地农户?

 

通过四川省内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成都新津县与小金县开展了多方合作。其中,在新津县已成功实践的“农博园·集趣·共享农庄”模式被引入小金县。

 

新津县“农博园·集趣·共享农庄”利用乡村闲置土地和村民闲置民居打造特色乡村民宿,引进专业运营企业和农产品电商,形成“乡村旅游+民宿+农趣+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链条,有效盘活了“空心村”。

 


该共享农庄运营一年来

共接待游客约2.5万人

带动周边每亩耕地流转收益2100元/年

村集体实现年土地入股分红约50万元

 

2019年1月,小金县的苹果共享农庄项目启动。4月底,木栏村村集体、10户农户在土地及地面附着物托管协议、入股保底协议上摁下红手印,入股农户将获得每年1.2万元/亩的保底收益。5月,四川省阿坝州第一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证在木栏村颁发。

 

这种“共享农庄”不改变农民土地所有权,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入股参与建设,村民年底分红。村民不仅能获得土地租赁收益或民宿收益,也能将农产品在网上售卖,民宿运营也给农民带来就业机会。

 

在共享农庄建设的同时,新津县组织专业人员将民宿运营管理、旅游业发展的培训送往小金。

 

就读于黔西南民族职业学院的木栏村大学生许则洋今年暑假回乡参加了培训,他告诉记者,过去家乡贫穷落后,年轻人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现在家乡变化大,也有年轻人的用武之地了。村里很多大学生和我一样转变了思路,打算毕业后回来与父辈一起建设家乡。”

 

如今,络绎不绝的游客带来各种需求,木栏村村民有的开起百货店,有的做起特色餐饮,有的参与民宿管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明显提升。“去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6000元,今年预计能达到10万元。”龙华贵说。

 

“共享农庄的模式带动了高原深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打造了能‘造血’的产业。”沃日镇党委书记杨敏介绍,农庄下一步还将融入本地红色文化、嘉绒藏族文化旅游线路中,带动更多村民依托家乡的青山绿水实现脱贫奔小康。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